标价17万元的沙发,9万元就可售……眼下正值建材商品销售淡季,各商家都在极力降价促销。但有市民反映,在商家看似高额让利的背后,却暴露出部分建材商销售商品“水分”过大。
市民张先生昨日表示,在铁东某建材商场看中一组沙发,当时商家标价是17万元,张先生表示和心理价位有很大差距,于是商家告知可以打折。不过,让张先生没想到的是,最后商家给出的折后价格竟是9万元。“一组沙发便宜了8万元,这水分也太大了啊!”张先生无奈地表示。
眼下正值建材市场淡季,不少已购买家具的市民表示,在淡季选购建材商品,明显会感到差价和“水分”有些大。“前两个月看好的木床标价5500元,说只能打8.5折,而最近一看,竟标着特价3900元。”市民刘女士表示。
炎炎夏日,不但建材市场中客流下降明显,很多出售家具的服务人员也变懒散,一些出售床品的销售人员,甚至直接倒在床上睡了起来。和三四月份的旺季相比,不但特价商品比比皆是,多数商品的标价也下降了一到两成,一些平时就“高高在上”的家居商品,眼下的标价甚至下降了三四成。市民王女士介绍说,前两个月看好的窗帘,当时标价为1000元,可近日询问时,窗帘的要价已经降到了500元。而且服务员还表示,如果当天购买还有折扣。
对此,业内人士透露,建材商品的出售价格也是靠市场调节,商家定价自然随意,越高端的家具商品,定价也就越容易标高。然而在销售淡季,商家只想着能靠让利手段吸引客流,没想到很多提前“踩盘子”的市民早已掌握商品价格,也就暴露了其中“水分”的多少。
不过,也有一些品牌商家在其中躺着“中枪”。部分建材商表示,因淡季时商家会推出一些近似于零利润的商品吸引市民,靠走量来赚取厂家的返点回扣,而如果市民以零利润商品作为“水分”参考,不免冤枉了很多商家。所以市民“踩盘子”时,也要看出售的商品是否为特价商品,再对商品销售的“水分”做判断。